共1课时,约1900字。
16 哀江南
河南省新安一高 党延平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曲词中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3.体会典雅的语言。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介绍孔尚任――“南洪北孔”
2.介绍《桃花扇》和“明末四公子”
明确:
明末四公子―― 冒襄 方以智 陈贞慧 侯方域
金陵八艳――马湘兰 柳如是 顾横波 董小宛
陈圆圆 李香君 寇白门 卞玉京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
⑴苏昆生凭吊了哪些地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
明确:凭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的板桥和旧院。苏昆生按自己览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⑵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全篇的主旨?
明确:“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表现了亡国之痛的情感。
四、课文鉴赏
1.[新水令]一曲用哪些词句点染出悲凉的时代氛围?
明确:“猛抬头秣陵重到”,三年之后,当战争烟尘散尽,樵夫苏昆生重新走近夕阳下的秣陵旧城之际,一种今非昔比恍如隔世之感猛然袭上心头。“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那废弃的军垒,残留的空壕,还弥散着清初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血腥气味。“村郭萧条”,百姓流离,苏昆生面对疮痍满目的景象,灵魂颤动唏嘘不已。这支曲子色彩凄迷音节哀响,表现出战后金陵的残破景象和人物的悲怆情感,总领《哀江南》套曲悲凉情调。
2.改写
①以“谒陵”为题,改写[驻马听],注意表现人物的悲戚情感。
示例:见到碎落一地的皇陵碑额,苏昆生落下两行清泪。大明三百年江山就这样崩塌了吗?崩塌了!洒遍享殿的鸽翎蝠粪,谝布庭阶的枯枝败叶,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弘光群丑”当政那天起,剩水残山就禁不住狂风骤雨的侵蚀。三年过去,真是痛定思痛啊!苏昆生目光投向远处:一群群山羊沿坡乱跑,护陵的楸树多半烧焦。不用说,守陵的太监早巳不见踪影。一种积淀已久的亡国之悲猛然袭上心头,再也无法抑制。“咚,咚,咚”,苏昆生匍匐青砖之上,连磕三个响头。“太祖皇帝的不肖子孙哪!”苏昆生失声恸哭,山谷中响起悲怆的回声……
②试依据[沉醉东风]一曲,就明故宫残破景象作一副对联,尽量用上曲中意象,要求短语相对,平仄可不考虑。
示例:
玉柱压半墙窗棂覆碎瓦问三百载盛衰盛于何年衰于何地
燕雀舞丹墀饿莩塞宫门叹数千年兴亡兴于何事亡于何人
③以“苏昆生游秦淮”为线索,将[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三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用上曲中意象,写出凄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