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案3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1 9:31: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课时,约3300字。
2  项链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精巧的构思。
2.赏析对人物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
3.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⑴介绍“世界三大小说巨匠”;
⑵介绍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人物语气,读出情感。
2.标题“项链”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
明确:“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物线法”结构)
序幕:写梦想
开端:收请柬
发展:借项链
高潮:失项链
余波:还项链
结局:还债务
尾声:明真相
3.情节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曲折波澜是什么?
明确:“失项链”和“明真相”。
四、小结课文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1.人物形象分析
2.探讨主题
3.巧妙构思
教学过程:
一、人物形象分析
(一)导入
玛蒂尔德在教育部长举办的舞会上大出风头,眼看要时来运转,却乐极生悲,丢失项链,换来的是十年艰辛,哪知项链是个赝品。恩格斯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小说最后这一“偶然性”结局也有其必然性因素。那么,造成这一偶然性结果的必然性因素都有哪些呢?思考交流。
明确:个人原因:爱慕虚荣
社会原因:价值取向
(二)析个人原因
1.跳读课文,思考: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序幕――写梦想:“哭”(对比手法,“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开端――收请柬:“高高兴兴”(请柬带来在上流社会风光的机会)
                     ↓
“懊恼” “恼怒” “悲痛”(穿戴寒酸,苦恼不已)
发展――借项链:“跳”“搂”“亲”“跑”(大喜过望)
高潮――舞会上:四个“陶醉”(因实现梦想而狂热兴奋、忘乎所以)
        结束时:“逃”(不肯露馅)
结局――还债务:“回想当年”(耿耿于怀、精神满足)
2.苏联作家苏曼诺夫曾经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对于一夜风流换来十年艰辛的玛蒂尔德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明确: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一个人苦有所值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
3.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玛蒂尔德会有什么表现?把她的想法描述出来。
明确:答案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