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12 15:07:5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30字。 含说课稿和教案。
《故都的秋》说课稿
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刘海泉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阅读”第三单元中的《故都的秋》。关于这一课的教学,我虽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谋划和充分的准备,但总觉得做得不够好,因此希望借此机会求教于方家,疏漏之处还望指教。
一、说教材
根据编排,高中语文第三册的阅读部分是在前两册学习了各类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基础上,集中进行文学鉴赏学习,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和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册教材极其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故都的秋》被安排在第三单元,同学们在已经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中国古典诗歌,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有了粗略的把握之后,现在进入到现当代散文的学习体悟,就体现了上述编排思想。
二、本课特点地位及教学目标
五四以来,白话代替了文言,从而使现代散文不仅在语言形式上有别于以往的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其在思想内容上已由以往的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因而文学审美和人文性大大增强。同本单元第一课《记念刘和珍君》相比,《故都的秋》更为真切地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个人的情感思绪,是一篇抒情性极强


《故都的秋》教案
景德镇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刘海泉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创作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口味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情”的自然融合
 情感目标:
      1、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
      2、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听读美读、品味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基调。
     2、体会文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传统的“悲秋”情结,体会这一传统背后的文人个体经验及情绪因由。
     2、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3、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审美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1、美读品味法  2、讨论探究法  3、多媒体授课法
四、教学用具:
教学用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