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全科试题(8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 考试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化学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地理(必修)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地理(选修)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历史 文科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生物.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英语试题.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语文.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5月)政治试题.doc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 。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 是要不得的。
A. 卓尔不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 与众不同 惨淡经营 生吞活剥
C. 鹤立鸡群 惨淡经营 囫囵吞枣 D. 出类拔萃 呕心沥血 生吞活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根据语境选用成语“卓尔不群”;第二处,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惨淡经营: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根据语境选用成语“呕心沥血”;第三处,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根据语境选用成语“囫囵吞枣”。故选A。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言既遂矣 遂:实现,顺遂 相夫子 相:辅佐
B. 不违农时 违:违背,错过 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思念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淹没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旧,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的语境去理解。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B项,“弦弦掩抑声声思”意思是“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悲愁”,所以“思”的意思是“悲”。C项,“日月忽其不淹兮”意思是“时光飞快地流逝而不久留啊”,所以“淹”的意思是“久留”。D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意思是“猪狗吃百姓的东西却不约束制止”,“检”,约束,制止。故选A。
3. 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填然鼓之/又重之以修能
B. 斧斤以时入山村/以手抚膺坐长叹
C.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D.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弃甲曳兵而走
【答案】C
4. 下列句式和加点字的用法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 王无罪岁(名词活用作动词)
B. 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句) 既来之,则安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C. 或百步而后止(主语省略句)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动词用作名词)
D. 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句) 谨庠序之教(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理解文言文词语中词类活用词用法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句式和加点字的用法叙述有误的一项”,C项,“或百步而后止”,“或”意思是“有的人”,作句子主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省略了谓语动词“跑”,所以本句为谓语省略句。故选C。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论语》由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 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它们分别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发展的源头,对后世中国文学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