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全科试题(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地理.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生物.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物理.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doc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doc
莆田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6月月考
一、每题2分共 20分
1、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是 ( )
A、楔子(xiē) 蹉跎(cuō) 掇拾(duō) 义愤填膺(yīng)
B、笑靥(yàn) 狡黠(xiá) 涔涔(chén) 脍(kuaì)炙人口
C、烦躁(zào) 连累(lěi) 刽(kuaì)子手 咬文嚼字(jué)
D、谛听(dì) 埋怨(mái) 着手(zháo) 病入膏肓(huāng)
2、下列 词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
A、饯别 金榜提名 不胫 而走 千古传诵
B、潇洒 察颜观色 讳莫如深 家喻户晓
C、抉择 断壁残垣 杳无踪影 屈节辱命
D、谬说 所向披糜 坦露心扉 人才倍出
3、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秦王恐其破璧, 乃辞谢” ( )
A.阿母谢媒人 B.乃令张良留谢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毕礼而归之
5、加横线字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 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④ 决负约不偿城
⑤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⑥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⑦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⑩ 既至匈奴,置币厚遗单于
A.③ ④ B.④ ⑧ C.⑥ ⑧ D.③ ⑥
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文后6—9问题。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在梦也难寻觅。
6、下列对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 怕不待 难道不想
B.虽然眼底人千里 眼底 眼前
C.趁程途节饮食 趁程途 赶路
D.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扶持 给以帮助
7、下面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说明正确的是 ( )
A.拟人 比喻 对偶
B.拟人 比喻 对比
C.比喻 夸张 对比
D.比喻 夸张 对偶
8、下面对“二煞”至结尾的内容,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一折突出刻画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在她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B、“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相同,反映了人物经过戏剧冲突之后性格的变化发展。
C、莺莺的离愁别恨,是她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单单是“儿女情长”。
D、莺莺的离愁别绪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9、下面对“一煞”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B、“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也写出了莺莺欲语无人的悲伤。
C、 “禾黍秋风听马嘶”是莺莺思念张生的幻觉,极写莺莺的悲伤,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点染气氛。
D、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情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二、(一)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10-12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①“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② 。”
10、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11、在横线处补出句子2分
① ;
② 。
12、翻译下列语句(本题6分,每题2分)
(1)翻译划线句①
译文:
(2)翻译划线句②。
译文: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
译文:
(二)13、诗词鉴赏。6分
读苏轼《定风波》,完成两个小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3、(1)在横线处默写出原词句(1分):③
(2)人们说此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并体现了词人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说法的?请结合苏轼的身世,说说你的理解。(5分)
答:
(三)14、阅读下列课外经典短文,完成文后3个小题(8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14、(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3分 )
翻译: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分)
翻译:
(3)上述对话中,孔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2分)
答: 。
(四)15、默写、填空题(每空1分,总17分)
① 东南形胜_________ _。烟柳画桥___________,风帘翠慕_____________。
② 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天堑无涯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
③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