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全科试卷(9科9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3.8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7/25 13:27: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听力.mp3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要真,要善,还要美。那么真、善、美是否可以统一起来呢?
  孔子在论艺术时,还没有将真、善、美联系在一起讲,更没有明确提出这三者的统一,但从他要求艺术“尽善”、“尽美”,主张“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来看,他已有了要求将真、善、美统一起来的思想因素。第一个将真、善、美并提的是孟子,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但他讲的是人的善、信(即真)和美,而不是指艺术的真、善、美及其统一。最早将艺术的真、善、美并提的大概是荀子,他在《乐论》中说:“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这里说的“礼”即善,“乐之情”即美的音乐所引起的美感,“诚”也就是真,认为如果三者具备,音乐就可以“管乎人心”,发挥“移风易俗”,使“天下皆宁”的作用。
  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关系提出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见解的则是陆机、刘勰、钟嵘等人,尤其是刘勰。他说:“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文心雕龙•宗经》)认为文艺作品情深事信,风清义贞,体约文丽,并将之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就符合圣人经典所确立的标准。刘勰以后,直接将艺术的真、善、美联系在一起并要求统一起来的人就多了起来,如白居易主张诗歌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李翱主张“义深”、“理辩”、“言信”、“文工”(《答朱载言书》)等,都是要求将情真言信、义实理辩、声华文工,也就是艺术的真、善、美统一起来。
  所以,要求艺术达到真、善、美,并将之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的一个传统的见解。在古代许多美学家看来,善是艺术的目的和祈求达到的效果;真是艺术的基础,真而后才能善,也才能美;而美则是手段,美而后才能善,才能发挥艺术实现善的特殊功能。这种见解有个从萌芽到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和艺术创作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它既是艺术实践的总结,又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就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成果,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这正是我们的责任。
  (摘编自邱明正《略论艺术的真善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在论艺术时已经有意识地将真、善、美统一起来,并揭示了三者间的联系。
  B.孟子和荀子均将真善美并提,两人对真、善、美所涉对象的关注点也是相同的。
  C.刘勰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关系阐述清晰、理解透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D.真、善、美三者有机统一的传统见解,对于现代而言,发展的空间与意义不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构上,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B.在论证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假设论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重点分析了古代美学史上的传统见解,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关注。
  D.文章所述内容精当,所论精辟有理,这充分体现了论述文论与述的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音乐如果同时具备真、善、美三者的特征,那么可以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
  B.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具体到艺术创作,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C.在艺术创造上,真、善、美并非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的,关系密切。
  D.只要达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就能实现繁荣兴盛。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4-7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