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时。
课题 《藤野先生》(1) 总第 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这篇回忆录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 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2、体会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浓厚的特色。
3、了解对藤野先生赞扬、怀念的原因。
情感与价值目标:4、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重 点 目标1、3、4 难点 目标2、3、4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内 容 活动形式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驿站(yi4) 教诲(hui4) 系住(ji4) 芦荟(hui4) 瞥见(pei1) 畸形(ji1) 匿名(ni4) 诘责(jie2) 杳无消息(yao3)深恶痛疾(wu4)油光可鉴(jian4)绯红(fei4)
2.解释下列词语。
(1)宛如:正像,好像。 (2)绯红:鲜红。
(3)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4)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5)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6)不逊:无礼。逊,谦逊。 (7)诘责:反问并责备。
(8)杳无消息:从此再没有消息。杏:远得不见踪影。
(9)瞥见:一眼看见。
二、导入
1.作者回顾:
鲁迅(1881一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近一千万字。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写的课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导语: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改名。鲁迅说其中10篇作品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今天学习的(藤野先生)重点在于社会人情世态的刻画,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国民精神的解析,写出了日本仙台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出弱国于民在国外感受的耻辱。这些在阅读时一定要用心体会。
学生自读解决,教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