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卷(8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8/14 7:25:5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
  百色市2018年春季学期期未教学质量测试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这个词语起源很早,《易•贲卦•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记载孔子的话:“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里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并说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的事。《左传》里又有这样的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连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愿望。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都祭祀他们的庙宇。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最好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可贵的内容。
  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至于公和私的关系,应以公为先;人和已的关系,应以人为先,正如孔子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荀子阐发孟子的人伦说,提出“群居和一”之道,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他认为人能从事有秩序的伦理生活,所以才能驾驭自然物,个体也就得以生存和发展,因而维系群体利益就成为一种美德。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就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融合、祥和等意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的和谐,“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节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④,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华文化中,人和人的关系与人和神的关系同等重要,在众人之中要以圣贤为中心。
  B.“公”就是中华文化所尊崇的“群”,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在“群”的范畴。
  C.中华文化认为“致中和”是一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中庸》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D.“天下为公”的说法在《礼记》中早已提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三个角度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属性,以人为中心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可贵内容。
  B.文章引用《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的史实,证明中华文化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
  C.中华文化以人伦为核心,“乐群”代表中华文化的特点,“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D.文章广泛引用古代圣贤的名言及典籍记载,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和论证的雄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