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9/23 16:22: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10字。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一、导入: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巍峨庄严,雄伟壮丽,古往今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它甚至汇成了一股中华文化雄浑激流。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随着陈与义登上岳阳楼来了解他的心境。
  二、初步了解
  1、出示诗题目(书写课题):登岳阳楼
  让学生齐读,以不同感情读,兴奋的、悲伤的
  读着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何人?何地?何时?何景(看到)何事?(做了哪些事)。。。。。。。
  2、齐读文章,幻灯出示整首诗,正音。
  师:结合注解,同桌之间互相逐句翻译,初步感知诗文,了解诗文大意。
  师:通过注释的解读,同桌的帮助,相信你可以回答以上的问题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引导学生分析文章
  3、朗读文章,分析情感
  ①寻找意象触摸情感
  思考:孟浩然登上岳阳楼看到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那么陈与义登临岳阳楼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景色
  预设: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你能否展开自己的想想来描绘出诗人眼中所见的景?
  学生交流想象的作品
  追问:从刚才的描述中你加入了哪些词语,可以看到诗人笔下的意象有哪些特点?          
  “夕阳迟、欲暮时”
  生:解释:黄昏,惨淡的夕阳缓缓下沉,洞庭湖笼罩在沉沉暮霭中。
  师:在很多古典诗词中,不乏有“夕阳”影子,你能背几句吗?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你发现了吗,诗歌中往往因有“夕阳”的渲染,诗歌就涂抹上了一种不寻常的色彩,烘托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悲凉心痛,夕阳使人惆怅、感伤,增添了诗人的无限悲愁)
  “风霜里,老木沧波”
  师:风霜里:冰冷、寒气逼人
  老木沧波:满目枯木、渺渺沧波(请学生展开想象,描绘一下老木、沧波)
  师:此时又是处于什么季节?(秋天)每个季节在诗人眼中都有各自独特的情绪,秋在古诗词中通常表达的是什么情绪?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千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悲凉)
  小结
  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些带有诗人的特殊感情的景物,在文学作品中称为意象。在赏析诗歌时,抓住这些意象,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来感悟诗人的情感。
  教师小结:诗人看帘旌静止,夕阳迟缓,感凄风冷霜, 落木萧萧,望悲凉江水,听长江滚滚. 此时眼前岳阳楼的情景不再气势磅礴,难觅壮丽雄浑,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萧然,举目悲凉,一片凄冷死寂.这些意象中透出的丝丝的悲愁,真是源于他内心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悲愁。
  ②联系背景分析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