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高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5.9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9/29 14:54: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听力.mp3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doc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上高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6题。
  易水不寒
  卢世龙
  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除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