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浅谈《边城》的人性美 李蓉丽
网络学院 汉语言文学 031F3H8151
导师:庄 浩 然
【内容提要】:沈从文在《边城》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投射到男女情爱、人物性格、人际关系、茶峒社会与习俗,乃至自然环境等各个层面,从而构筑出一个充满人性美的湘西世界。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人性美
《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享誉中外的名作。作品以湘西边境的山城茶峒和附近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驾船老人和他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翠翠以致酿成悲剧的故事。小说围绕这个故事,对过城富有特色自然景致、风土习俗、人情世态作了诗情画意的描绘,在展现湘西的风景、风俗、人情美的同时,揭示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①,展示了一种理想的自主自为的美好的社会理想。边城这个社会它没有丑恶只有善美,纯然是一曲人性美的牧歌。
《边城》正是以大量笔墨泼染出民性淳朴的风俗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情素朴,思想单纯,在人际交往中待人以诚亦乐于助人,受人之惠必加倍相报,就连吊脚楼的妓女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他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山民”。②
《边城》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若和当时由卑鄙的人渣组成的动荡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③。
一
小说的主要情节发展线索是翠翠与傩送爱情的演变。写出了这一对青年人爱情发展过程中所透露出的自然、纯净与自主自为的存在形态以及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作者着重突出了主人公翠翠与傩送那健康、自然而又合理的爱情,作品用很大的篇幅去描写他相相爱的基础:出自自然天性而又来自淳朴品性基础。
翠翠是作者浓墨塑造的理想形象,是人性美的化身,也是湘西山水的精华。她在青山绿水中生长,大自然赋予她山水的灵秀,“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她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她单纯善良,“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从不想到残忍事情”。她继承了母亲的美丽与可爱,“一切全像那个母亲”,“长眉毛、大眼睛,皮肤红红的”,也继承了母亲的温柔纯净、忠于爱情的性格。而傩送则聪明、体贴、勤快、大方、勇敢、英俊、强健。这些品质正是他们彼此相爱,倾心钟情的基础。
翠翠对傩送的爱有一个从朦胧感受到明确体验到的发展过程。翠翠是一个15岁的山村姑娘,随着岁月增长,青春的觉醒,萌发了一颗爱情的心。作品中写到:她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她喜欢看新嫁娘,喜欢把野花戴在头上,喜欢听缠绵的情歌;喜欢一个人坐在岩上向天空中的一片云一颗星凝眸驻望。外祖父若问:翠翠你真的在想什么?他便带点儿害羞地说:“翠翠不想什么。”但心里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作品正是透过这样细微的心理描写把受青山绿水抚育、承阳光雨露沐浴的山村少女那情窦初开、青春初萌的爱情感受揭示了出来。在作品中,翠翠显得那么纯洁,可爱,就象山上一株含苞带露的野花,自然,娇嫩。
诱发姑娘心事多变、情绪恍惚的是那年和爷爷一起去看龙舟竞渡。划龙船比赛和泅水捉鸭活动已经结束,翠翠在一个码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