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00字。
《压迫》学案
学习目标:
一、了解丁西林创作特点及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
二、体会本剧的情节结构,弄清矛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三、品味本剧幽默的喜剧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
一、分析剧本的情节结构及戏剧语言,了解丁西林独幕剧风格;
二、分角色朗读课本,体会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
课前预习:
一、作者介绍: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后在抗战时期又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家的时候》《妙峰山》等喜剧作品。他的戏剧创作深受英国近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发掘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带给了国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在独幕剧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
二、写作背景:
这部戏是作者受一个朋友刘叔和的亲身经历启发而产生的。他在《纪念刘叔和》一文中说“这篇短剧是贡献给你的。这剧里主人的一种可爱的特性,是否受了你的暗示,我不敢说,但是这剧的情节,是由你发生的。去年的冬天——大约你还记得吧——你想离开我们自己找房另住,有 一天晚上,我们坐在火炉的旁边烤火,讲起这件事来,我们和你 开顽笑,说你如果不结婚,你一定找不到房子。因为北京租房,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铺保,一是有家眷。那时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趣味,对你说,我要替你写一篇短剧。这事已隔了一年多 了。在这一年之内,多少次我想把这篇剧本写出,都没有成功。现在这篇剧本总算勉强脱稿,但是你已经死了!以前我写的那几篇试验的作品,都曾经先由你看过,然后发表。这一篇特别为你写的东西,反而得不着你的批评,这是很令人感伤的一件事。 这篇短剧不过是一种幻想。没有“问题”,也没有“教训”。然而因为你的死,它倒有了特别的意义。你是怎样死的,你知道么?你的病,是瘟热病。你的死,是苍蝇咬死的。苍蝇不会咬人,但是你住在医院的时候,你的朋友每次去看你,都要在你的床上, 你的身上,你的牛奶杯上替你打死好多的苍蝇。你处在那种无人 看护的情境,说你是苍蝇咬死的,总不算太理智吧。因此我想到, 你真的找房的时候,如果能和这剧里的主人一样,遇到那样的一 个富有同情的人,和你“联合起来”,去抵抗——不但“有产阶级的压迫”——社会上一切的压迫与欺侮,我相信,你是一定不会死的。 你是一个很有humor的人,一定不会怪我写一篇喜剧来纪念一个 已死的朋友。我的生性是不悲观的,然而你可以相信,我写完了 这篇剧本,思念到你,我感觉到的只是无限的凄凉与悲哀。”
情节分析:
剧情很简单,讲的是大城市的房主普遍不招单身房客,而一个单身男房客在交了房钱之后,房东太太却以无家眷为由要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