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300个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课时)
章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准确认读并理解“锐不可当、业已、绥靖、阻遏”等词语。
2. 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3. 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 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
2. 认识渡江胜利与解放南阳的历史意义,认识人民解放军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教学重点:
1.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 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四)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 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尝试新闻写作。
二、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朗读第一则新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气势,并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快速默读第一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
(1)新闻的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
(2)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渡过35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