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80字,共30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阶段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张陈
第Ⅰ卷(选择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瘪(biē)包 蹩(bié)进 愀(qiǎo)然 面面相觑(qù)
B.央浼(měi) 壬(rén)戌 山脊(jǐ) 山川相缪(liáo)
C.搭讪(shàn) 拗(ǎo)开 打烊(yáng) 横槊(shuò)赋诗
D.饱绽(zhàn) 纸锭(dìng) 逋(bū)慢 日薄(báo)西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半晌 两迄 无精打采 孑然一身
B.庾毙 宛然 投机倒把 冠冕堂皇
C.慈祥 踉跄 沧海桑田 聒退隐忍
D.揣摩 混帐 惊惶失措 杯盘狼藉
3.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 ,都使她苦恼。
②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 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③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华老栓)J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 的金字。
A.粗陋 陈列 暗淡 B.粗俗 陈列 黯淡
C.粗陋 陈设 黯淡 D.粗俗 陈设 暗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王小强太贪玩了,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置之度外。
B.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凭借在《美丽的大脚》中的出色表演,喜获今年百花金鸡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这消息不翼而飞,传遍街巷。
C.市场监管不力,使得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冠冕堂皇地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D.每次放月假回家,我总能看到母亲在村口茕茕孑立,等我归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
B.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更近于诗体。但诗与赋毕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C.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高老头》等。
D.有这样一副挽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有人说,敬挽的对象是周作人先生。
6. 下列各句中 ,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他(陈奂生)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
B.当前,“文革”时期的当事人逐渐离世,史料不断散失,“文革”史的研究亟待抢救和开掘。
C.前些时候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发生的这起爆炸事件,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很可能就是这一事件的制造者。
D.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03年12月10日12日38分,台湾省台东县近海发生了7.0级地震。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相同一项的是:( )
A、札记 捆扎 渣滓 叱咤风云 B、寒暄 渲染 旋风 头昏目眩
C、阜盛 埠头 束缚 死灰复燃 D、痴情 魑魅 嗤笑 妍媸自别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 国有资财。
②人们意识到,用一种发展模式、一种政治主张来 多彩的世界的做法是行不能的。
③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侵吞 规范 效率 B、鲸吞 规范 效益
C、鲸吞 制约 效率 D、侵吞 制约 效益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得体的一句是:( )
A、小姐,令尊既然不愿意把财产分开,你就放弃登记吧!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我只有不耻下问,向您求教。
C、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换房子的事情我一定鼎力相助。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您蓬荜生辉。
10、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事实上,凡优秀的文艺作品 , 因此它们才能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成为生活的良师益友。
A、皆是既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又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既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
B、既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又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C、既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又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
D、皆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既现实地反映作家个人的心理,又浓缩和折射着社会、时代、民族的心理。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11-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之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手骤得,托遗响于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