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580个字。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李白在客居东都洛阳的一个夜晚,辗转反侧,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不禁被它勾起对家乡的怀念。这首诗写的是闻笛,更抒发了对家乡和家人的深切思念。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写、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听到笛声所引起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诵《静夜思》
2、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
3、学生交流(李白)
4、你熟悉李白吗?(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补充。)
(出示李白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年轻时辞亲远游,想要入朝为官,几经坎坷,最终寄情诗酒山水。)
5、这首诗主要是写什么的?(学生交流)
(在这首诗中,引发诗人思乡情感的是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但是,对游子来说,能勾起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的,又何止这月亮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表达思乡情感的诗——《春夜洛城闻笛》,看看又是什么勾起了李白的思乡情。)
6、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7、质疑课题。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① “洛城”:东都洛阳,在今河南省。
② 这首诗写在春天的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