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的调整》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4870字。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对应学生用书P77]
1.阅读方框内的《批评也要讲艺术性》《批评也要讲“艺术”》这两篇文章,谈一谈修改稿比原稿好在哪里?
[明确] (1)开头由具体事例引出,吸引读者。
(2)增加了事例分析,增强了说服力。
(3)观点分析深刻透彻。
2.文章的整体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
[明确]
3.观点的发展常见有哪两种情况?
[明确] (1)沿原有的思路深化,使所谈的道理更有说服力。
(2)对观点的补充和增添。
4.结合文本中的例文,说说安排文章顺序,结构文章应注意哪些方面?
[明确]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服从中心的需要。怎样布局最有利于中心表达,就选择怎样布局。
(3)符合文体特点。议论文一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布局。而记叙文通常顺序是“发生—发展—变化—结局”。
5.阅读“写作实践”中的《水》,看看有何问题,如何修改?
[明确]
问题 修改
1.材料安排太“散”,重点不突出
2.结构混乱,文章有“首先”,却没有“其次”
3.文章说明方法单调,行文不够生动 1.材料安排上可采用水的“构成⇒性质⇒水态变化⇒水的用途”顺序来写
2.可使用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活泼
[对应学生用书P78]
技法1观点的发展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如果观点不正确或不准确,文章在整体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要写出理由充分、内容深刻的文章来,就必须使观点鲜明。
观点的发展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沿原有的思路深化
沿着原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挖掘一下问题的原因,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文章中能表达超乎一般人的、带远见性前瞻性的看法,将某种理论使用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深度,表达某种更加完善合理的观点,这样的文章会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如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立意时可能首先想到“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就会把观点确立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如果能追讨一下问题的根源,把观点发展为“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果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文章会深刻很多。
总之对观点的深化,(1)可以在原有观点成立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可以揭示事物的根源,可以对具体而典型的生活现象进行抽象,可以由原作文中个别事物扩展到一般事物,从而深化文章的观点。(3)还可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