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综合复习第5讲:修辞的运用(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5310个字。
第5讲 修辞的运用
1.(2018•雅安)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解析】B项有误,其作用是强调了阅读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
2.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B.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排比)
C.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反问)
D.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排比)
【解析】B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3.选择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两项(C)
①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②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③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④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①句运用了夸张,②句运用了拟人,③句运用了比喻,④句运用了拟人。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①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
②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
③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
④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
A.第①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
B.第②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条条“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
C.第③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了龙舟击浪竞渡、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朴实,明白易懂。
D.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
【解析】C项第③句“语言朴实,明白易懂”不恰当,这句话语言凝练,节奏感强。
5.对下列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把济南城外的景色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景色的秀气和色彩的淡雅。)
B.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把综艺节目比作清流,写出了此类节目清新脱俗、涤荡人心的特点。)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之间的隔膜之深重,不可逾越,表达了“我”心情的沉重和内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