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9 12:28: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40个字。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及《黄河大合唱》相关知识。
  3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3、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 讨论点拨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文本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黄河图片,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
  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领会它的内涵,并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板书课题)
  二、初读,预习感知
  (一)预习内容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的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材料。(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黄河及《黄河大合唱》有充分的了解,为后边学习诗歌做好铺垫。)
  2、展示诗歌的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再指个人读(两三个学生)。
  学生评价朗读效果。要求:先指出读音和断句上的错误,再评价朗读的情况,指出朗读的优点和不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