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五实用类文本(二)传记
- 资源简介:
约28800字。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二)__传记
从江苏高考的趋势来看,实用类文本在文本选择上虽然热点是非连续性文本,但传记阅读也不容忽视。由于传记中两道选择题的命题点和考查目的与非连续性文本基本相同,其解法和非连续性文本选择题异曲同工,此处不再赘述;而传记阅读中的主观题的考查既要符合实用类文本阅读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基本要求,又要结合传记阅读的文本特点,命题人大致会从以下几方面命制题目:①概括分析人物事迹、形象、成就或贡献、品质与成因;②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传记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以及针对文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命题实际来看,主观题的设题重点有两大类型:概括分析类和评价探究类。
考点一 概括分析类题目
传记概括分析类题目一般设置3大题型:概括分析传主形象,概括分析传主事迹,概括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这3大题型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通性归纳]
常考题型 1.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1)(2016•全国卷Ⅲ)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2014•全国卷Ⅰ)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1)(2016•全国卷Ⅱ)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2014•全国卷Ⅱ)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概括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
(1)(2016•全国卷Ⅱ)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2015•全国卷Ⅱ)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共性解读 1.考查重点突出
三种题型都明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或分析,这说明传记概括分析类题目是以整合文本信息为主。
2.题目导向明确
三种题型的题干中都有明确提示答题方向的关键词,如“治学”“特点”提示了答题只总结传主研究学问时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提示了答题要围绕传主的爱国精神进行分析;“数学研究”“为什么”“成果”表明本题重在总结做出贡献的原因。这类关键词也同时能够显示答题的相应文本区域,这就有助于提高我们读文的效率。
[通法点拨]
传记概括分析类题目解答的思路和方法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按照“审题→读文→提炼”的思路进行。
3步法解答传记概括分析类题目
第一步:审题——全面审题,确定答题方向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的提示确定题型和考查重点。
第二步:读文——整体把握,厘清基本事实
整体把握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把握的具体方法是在阅读中标出表示时间、地点、职业(工作)的词句,以此为突破口总结出传主做了哪些事情。
第三步:提炼——把握重点,分析提炼作答
1.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重点提取基本事实中与题目要求相吻合的重点事件,简明概括其大意即可。
2.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和概括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题,二者解题的共性与区别如下:
二者共性:均须“3联系” 二者区别:原因题难度更大
①联系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及作用;
②联系传主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及他人的关系;
③联系文中作者或他人对传主的态度和评价。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侧重从基本事实中提炼出传主的性格、追求、思想等方面的特点;概括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题,提炼时不仅要将从基本事实中提炼出的传主的性格、追求、思想等特点(优点)作为主观原因(内因),而且还要考虑时代、环境及他人因素等客观原因(外因)。
[典例示范]
[例一] (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1)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