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一小说、散文选择题——通法题型一课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7/4 15:30: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890字。

  小说、散文选择题——通法题型一课过
  一、析选项——看高考怎么考
  [高考怎么考]
  小说 (2018•全国卷Ⅰ《赵一曼女士》)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艺术手法)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内容),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艺术效果)。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内容),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内容)。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内容),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艺术手法),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艺术效果)。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艺术手法),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内容),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艺术手法)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内容)。   1.均是对“内容+艺术特色”的考查。“内容”即“写了什么”,“艺术特色”即“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艺术效果)”。
  2.常采用“显性表述+隐性表达”的命题方式。“写了什么”属于显性表述,大多需“检索”才能把握;“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属于隐性表达,需要思维深加工才能感知。显性表述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转述,有利于解题时定位信息区间;而隐性表达则大多是关于艺术特色与主旨的理解分析和鉴赏。
  3.选项基本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依次设置。前几个选项往往是从文本局部入手,基本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排列次序;后面的选项往往从文本的整体(主题、整体思路等)角度着手设置,前后选项间又形成了梯次。
  4.选择形式为“4选1”,题干多定位为“不正确的一项”,即“三对一错”。这就意味着有3项是正确的;并且错误的1项也往往仅是部分错误,仍有正确成分。可以利用选择题的这一特点,辅助理解文章。
  散文 (2017•全国卷Ⅱ《窗子以外》)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内容),笔触细致(艺术手法),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内容),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艺术效果)。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内容)。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内容),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艺术手法)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内容)。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艺术手法)。
  二、研典题——知题目怎么解
  一选项特点
  1.小说常见5个设误点
  设误类型 类型解读
  情节设误 在选项中曲解某一情节的作用,颠倒情节顺序或夸大某个情节,甚至无中生有,生造某个小情节(细节)。
  人物形象设误 在选项中对人物特点(或作用)的解说错误,要么故意夸大其词,要么无中生有,要么主次颠倒,要么张冠李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