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复习讲义:专题十三文化经典高分方案(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7/24 17:08: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90+8430字。

  高分方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
  对文化经典内容的概括与观点评价,首先要能够理解内涵,弄懂文字的“字面义”是理解文本内容的“第一关”。
  一、内容概括。一般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或按要求填空,或指向问题简答。
  二、分析评价。要求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从文化经典“微言”引申出的“大义”理解要“适度”,理解得“过”和“不及”都是对文本内涵的损害。
  典题一 简答题
  例1 (2018年浙江《考试说明》例题、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①                                                                 
  ②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篇短文比较常见,试题又给做好了句读,做题的关键在于用适当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答案:①贵人贱马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实质是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说的分辨能力,了解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兼爱”是有区别的。
  答案: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典题二 填空和简答
  例2 (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
  高分方案2 文化经典的比较辨析与联系分析
  比较辨析与联系分析,首先要了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的基本主张和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成就
  (1)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思想体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2)“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其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据此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
  (3)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主张“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4)孔子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这一系列的教育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2.孟子的哲学思想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