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九年级语文综合测试卷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初中其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5 8:41: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5道题,约7300个字。
                    初三九校联考语文试卷             

考试说明:全卷满分为150分(含卷面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轻松上阵,细心审题,提高得分!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书写题(5分)
1、请你工整、规范地书写全卷答题,书写端正、整洁可得满分,书写凌乱、潦草酌情扣分,扣完为止。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2、读下面这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及划线写出汉字。(3分)
一般交响乐有四个乐章,每章速度各异,其中慢板乐章最为qìn( ▲ )人心脾。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生命也有几个乐章,一张一chi( ▲ ),其中慢板是人生的精华所在,恰如蛋黄是整个鸡蛋的精髓。唐诗、宋词和元曲之所以脍zhì( ▲ )人口,感人至深,原因不少,其中一个是它的主题节奏是慢板或是对慢板生活的体验。
3、诗文填空(15分)
(1)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   ▲  、   ▲  了。(宗璞《西湖的绿》) 
(2)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3)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6)朝晖夕阴,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7)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  ,  ▲  。就包含着这个哲理。
(8)唐宋诗词中的“雨”经过诗人内心感受的化合与点染,留下了广阔的抒情空间。怎一个“雨”字了得!“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滴破了李清照苦难的心灵;“   ▲   ,  ▲   ”(《夜雨寄北》)渲染了李商隐对远方妻子的无比思念;“   ▲    ,   ▲    ”(《春夜喜雨》)更是道出了诗人杜甫历经磨难,面对一夜春雨浇绿群山旷野油然而生的喜悦和生命的希望。
(9)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纪念册上,我们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     ▲     ”鼓励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拼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4、选出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B、有些人生吞活剥地读了一些名著,就以为知道文学了,实际上差得远呢。
C、青年人拥有青春,若不珍惜青春,对青春不再的任何喟叹都无济于事。
D、他自视才高,行为散慢,傲视他人,一幅恃才放旷的样子。
5、下面对诗词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的美丽风光,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B、  诗的前两句写初夏乡村的农忙景象。诗人以树木葱郁的“绿遍”来写“山原”,以水光映天的“白满”来写“川”,对比之色鲜明,呈现出初夏的精神。
C、  次句一方面形象地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迷蒙一片的毛毛细雨,一方面又为我们传来了子规鸟的鸣啼声,巧妙地暗示了农忙季节的到来。
D、  诗的三四两句写农事的繁忙。“闲人少”三字,概括了农家忙碌的情景。末句“才了蚕桑又插田”又进一步补足此意,突出了农事的繁忙紧张和农家的辛勤劳苦。
6、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大批英雄好汉的形象。请你根据上下句以《三国演义》中的内容仿写一句话填在空缺处,使得整个文字连贯。(3分)
取经途中,悟空斗妖魔;    ▲    ;景阳岗上,武松除恶虎:他们都是英雄好汉。
7、读下面这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得到的启示。(3分)
一个小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
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户,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
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启示: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8题至第17题。
(一)(14分)
①在古代,由于缺少完备的通讯工具,最高统治者政令的下达,各级政府间公文的传递,以及各地区之间书信的往来,只能靠专人递送。据专家考证,我国官办的邮政事业,从商代中期算起,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兴办“大清邮政”,就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