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学案(3份)
- 资源简介:
2019-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3份)
2019-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高考链接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6课 《儒林外史》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四单元 第7课 《官场现形记》 Word版含解析.doc
分析形象的作用
[典例精研]
(2017•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美]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
……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第6课 《儒林外史》——匡超人
作品导读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在艺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课前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可憎(zēnɡ) 诰命(ɡào) 装奁(lián)
衣衾(qīn) 装殓(liàn) 戛然而止(jiá)
孝悌(tì) 泥淖(nào) 睿智(ruì)
藩司(fān) 茧绸直裰(duō) 缮写(shàn)
2.多音字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词语积累
1.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民进党执政后,不但把台湾公共资源当作提款机,无所不为,更把全民的肺当作发电机,为了达成2025年“非核家园”的目标,拼命使用燃煤
……
第7课 《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
作品导读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全书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连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吏、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
课前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兄弟阋墙(xì) 徇私舞弊(xùn)
龌龊(wò_chuò) 谄媚(chǎn)
恬不知耻(tián) 褥子(rù)
绺着(liǔ) 搭讪(shàn)
2.多音字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词语积累
1.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码头文化与宗派主义、圈子文化属狼狈为奸,本质都是为了扩大自身势力范围,最大限度地获取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布基纳法索与台湾“断交”,台当局恼羞成怒,一股脑把责任推到了中国内地身上。(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司机酒驾闯红灯,终于落得人仰马翻的下场。(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美国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Tevatron,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并宣称这种粒子展现出了非同小可的特性。(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狼狈为奸: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功能混乱,“狼狈为奸”不能作宾语,可改为“一丘之貉”。
(2)√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使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