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数》教案
共37张。本课件抓住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并能拓展积累(含教案)
田家炳实验中学 郑洁真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准确、生动
2、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2、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美
教学方法:
讨论游戏法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下面是则真实故事,乾隆五十年举行“千叟宴”,有3900多位老人参加,其中最老的一位多大年纪?芽有副数学对联请你运算,“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60年为一“花甲”,杜甫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上联可列算式为:
60×2+3×7=141;下联列式为:70×2+1=141。这位老寿星竟有141岁?
——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字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二、整体把握
三、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美:
(采用抢答的形式,从文中摘录出8道问题,主要围绕说明文体的准确性特点。)
是非大考场:
1、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2、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明确:注意修饰限定词的功用
“可能”与“恐怕”都是作者一种合理性的猜测,并非已经有了科学的依据,所以“可能”与“恐怕”不可以删去,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作者用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并没有实际的原型。
4、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
明确: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不能以偏概全)
5、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概念有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