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20 21:20: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70字)
《黄鹂》教学方案设计
广西大化县高级中学   黄良星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2,借鉴课文的一些写法。
3,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本文的重点是对文中叙事中说理的方法的掌握。
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体会文中叙事和说理的内容,从而把握叙事中说理的方法。
2、本文的难点是鉴赏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教学中应抓住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赏析,领会其精妙之处。
教学时数: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反复诵读精彩语段。
2、讨论赏析精彩语段,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对精彩语段进行研究、讨论、仿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几组与黄鹏相关的诗句,让学生琅琅诵读: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③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⑤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读毕,让学生自己结合诗句所写谈谈自己对黄鹂的感受、认识。
教师补充:从这些古诗词句中,我们就可知道黄鹂很受古代诗人词人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黄鹂在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先生的笔下又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简介课文内容
《黄鹂》是一篇散文,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了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但是,作者又不仅仅向我们叙述着四次经历,而是在叙事的过程中还寄寓着自己的人生哲理。
(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课文,同时给每一段落标上序号。)
   三、整体把握全文
学生浏览全文后,引导学生概括作者四次追寻黄鹂的经历及其蕴涵的哲理。
(一)初次见到黄鹂
1、问:作者初次见到黄鹂是在什么时候?
——抗日战争时期。
2、问:在哪里?当时的环境情况怎样?
——埠平县的山村;炮火洗礼中。
3、问:这次,作者所见到的黄鹂是怎样的?作者用了哪些语言来描绘它的呢?(让学生找出来)
——“有时清晨起来……美丽极了”
4、问:从作者的这些描述中,黄鹂给我们是怎样的一个总体印象?
——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