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8370个字。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及能力训练(30分)
一、(14分)
1、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相应练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来到了,我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了一只花蓝,用来寄托我们的哀思,腼怀先烈的丰功伟绩。Yì 日,我们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了纪念碑,花儿停止了争妍,鸟儿不再欢唱,一切是如此的肃穆,如此的庄严……在此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净化:我们又一次bìn g 弃了杂念,立志心无旁鹜地沿着先烈的道路走下去。
①、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符合上下文的汉字。(2分)
Yì 日 bing 弃
②、这段话中共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2个并加以订正。(2分)
错别字 订正 错别字 订正
2、以下一组词都表示“思考”的意思,填入下面语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摄影师非常喜欢这些新款的汽车,他们 着光和影,不断地摆弄镜头,从多角度摄成满意的照片。
A、 推敲 B、 揣摩 C、 斟酌 D、 思考
3、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2分)
啄木鸟要想吃到虫子,就应该飞到树上去,而它却飞到刚刚架好的电线杆上,其结果是永远吃不到虫子,这真是
A、粗心大意 见异思迁 B、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C、碌碌无为 痴心妄想 D、并行不悖 徒劳心力
4、下面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政协会议上,许多专家呼吁:切不可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
B、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C、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享受阅读的兴趣而阅读。
D、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5、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杨礼赞》采用象征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赞美抗日军民的精神,
B、《海燕》中“在苍茫的大海上”“苍茫”一词暗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C、《马说》一文中“千里马”指“人才”而“伯乐”则指统治者。
D、屠格涅夫的《鸽子》一文折射出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6、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是( )(2分)
A、……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
译:用手一掸,那些字模自然就落下,一点也不会被沾染污损·。
B、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
译:桃核中间高起的部分刻成船舱,用箬竹叶做成船篷盖在上面。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译:如果想和普通的马等同都不可能,就不要求它日行千里了。
D、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山市》
译:楼高五层,窗户和门都打开着。
二、填空表述题(16分)
7、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10分)
①、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②、用志不分 (《庄子·达生》)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
④、 , 如履薄冰。(《诗经·雅》)
⑤、《核舟记》一文的主旨句是 .
⑥、《海燕》中极富号召性的一句是 .
⑦、毛泽东认为大家如果认真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会变成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