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8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mp3
  • 资源大小: 2.9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2/25 10:05:2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6张,另有教案和朗读文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庐丰民族中学 曾传康
  【教学目标】
  1.了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重难点)
  2.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重点)
  4.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难点)
  【教学辅助】多媒体 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解题、作者、写作背景
  解题: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写作背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交流预习内容
  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意义。
  朱熹(xī) 肇(zhào)    怡(yí)情      华裔(yì)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瞭liào望:登高远望。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缅miǎn怀:指远怀;追念;怀念。           激变:急剧变化。
  探察:探听查看。                        探讨:探究讨论。
  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格物致知:探察事物,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措:安置,处理。
  四.默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学法指导:
  1.学生快速默读原文,圈点批注。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圈点批注,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