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17720字。
13 *礼拜二午睡时刻
◎背诵名句
1.《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境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从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状态,表现了琵琶女动人的弹奏。
◎诵读经典
经典: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翻译:用秤称一称,才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
赏析:孟子这句话的初衷是希望齐宣王好好考虑,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我们为人处世不也需要时时度量长短、权衡轻重吗?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另外,孟子这句话也可做如下解读: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处理一件事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宋代的大文豪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就是说凡事不亲眼看见不亲耳听见,却凭主观臆想来断定它的有无,是行不通的。
◎作者档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
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马尔克斯中途辍学,不久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99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6年1月宣布封笔。
作品: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恶时辰》等,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电影文学剧本《绑架》等。
◎背景扫描
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的状况正是如此: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更迭使这些国家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人民除了经受贫穷的煎熬之外,个体生命也没有丝毫的保障,普通民众对个体生命的死亡不以为然。
在这样混沌蒙昧、冷漠的背景之下,作者让一个有生命尊严的、敢于直面生活苦难的母亲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以一个有尊严的生命的个体来警醒世人。在母亲的精神的感召之下,世人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逸闻趣事
付不起寄文稿的邮费
1965年,马尔克斯辞去了在广告公司的工作,把所有家当——5 000美元交给了妻子梅赛德斯,开始闭关写作《百年孤独》。
在长达18个月的写作期间,马尔克斯不知道妻子是如何筹款维持生计的。当小说才写到一半时,马尔克斯交给梅赛德斯的5 000美元已经花光,他们只好当了汽车。不久又没钱了,梅赛德斯开始当首饰、当电视机、当收音机,唯独给丈夫写作用的新闻纸从未短缺过。
好不容易等到文稿杀青,马尔克斯和妻子来到邮局,准备把《百年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