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 资源简介:
约3350字。
语文备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解析
一、文化常识范围(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1天文地理
天文历法:
古代地理:“中国”的别称②山河地理③五岳④山水阴阳
2.纪时纪年:①干支纪时法②年号纪年法③二十四节气④十二时辰⑤五更
3姓名字号:①名字号②人物称谓,谦称,敬称,贱称,特殊称谓,年龄的称谓
4.礼仪制度:①五礼②座次
5..科举制度:①科举前的汉代察举制度②科举制度③官职的任免升降
6.生活习俗:①传统节日②十二生肖③生活器具
7.音乐文娱:①五声②文房四宝③六书④岁寒三友⑤花中四君子
8.文史典籍:①史书编写方式
9.古代官职
二、备考方法
1.记忆方法:举一反三法,对比记忆法,表格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名言引用法,由点及面法,压缩合并法,方位记忆法等等。
2.考试巩固
三、做题步骤
1.审读选项,勾画易错点;2.由易到难;3.由已知推断未知;
4.由合理排除不合理; 5.回到原文,关注出处。
四、文言文专题——文化常识 学生版+教师版
1.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即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
B.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后要遵守的制度。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为父亲守丧称丁外艰,为母亲守丧称丁内艰。丧期一般为三年,其间需要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C.迁授,“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授”指授予官职。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拔”“擢”“右迁”“除”,表示贬官的词语有“贬”“谪”“左迁”等。
D.侍坐,指位卑者在尊者长者的近旁陪坐;或者指尊者长者坐着,位卑者站立在一旁进行侍奉。
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请谳,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
B.服阕,是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之意,古代有为父母服孝三年的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