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之常见意象和意境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19 8:23: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80字。

  第6讲  诗歌之常见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1.意象: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作者情感的载体,包括景、物、事、人)
  2.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3.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4.简而言之,意象与意境是点与面的关系。
  5.特殊意象:
  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例如:折柳: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长亭:在中国古典诗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芳草: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不耐寒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纷坠,令人肠断。
  菊: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松柏: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莲”还用来表示人品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
  红豆:多写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燕子:多写初春或变迁,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