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训练卷(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四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25 8:26: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590+17080字。

  2019-2020学年必修4第一单元训练卷
  语   文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
  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摘编自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曲艺、流行金曲等多彩的街头艺术表演让蓉城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起来。
  B.生机勃勃、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让伦敦、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为游客所向往。
  C.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的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D.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是街头表演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围绕街头艺术为城市添彩这一话题,文章重点论述了街头艺人表演的有序管理和发展。
  B.文章以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为例,说明城市露天公共场所能为街头艺人成就梦想搬舞台。
  C.通过对比中西街头艺术表演情形,文章具体阐释了街头表演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
  D.文章从街头艺术切入,论及街头艺术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街头多元艺术能够形成成都城市文化特质,有助于成都文创产业发展,新文化景观形成。
  B.如果相关部门在市容、交通、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街头表演就能长期有序规范发展。
  C.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让管理规范花、专业化,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
  D.一个文化充盈的城市,能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这也体现出了城市的包容和开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动车组车辆保有量快速上升,机车车辆增速减缓。动车组随着高铁建设的爆发而快速增加,2015年动车组拥有量达到1.76万,“十二五”期间复合增速为21.04%。客车保有量趋于饱和。增选减缓。根据国家铁路局统计,2015年我国铁路客车拥有量达6.5万辆。较2014年同期增加440
  ……
  2019-2020学年必修4第一单元训练卷
  语   文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剧很久了。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
  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转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的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建构戏曲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精妙的戏曲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曲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追求那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这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了难度,往往大家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相信这种割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的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了解了戏曲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
  B.中国戏曲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只是认真描摹生活。
  C.“技”是在将“意”化“有”时为了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程式固定下来形成的。
  D.“技”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一旦没有了“技”,戏曲就失去了灵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1段提出了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第2段分析了这一问题。
  B.文中用细胞与生命、语词与文章的关系比喻程式与戏曲的关系,通俗易懂。
  C.文章在得出“戏”与“技”的关系的结论后,论述了认识这一结论对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质量的影响。
  D.文章结尾指出演员的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是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相割裂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技”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使我们可以不依赖剧情和人物就可以欣赏到“技”的美妙。
  B.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的发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C.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D.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的割裂关系造成了戏曲发展的困扰,这一困扰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等因素而逐渐消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曹禺执教剧校
  曹禺来到南京几天了,这正是1936年的初秋季节,他正忙着整理行李,接待新的朋友。他作为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教授,应聘到这里来教书。虽然很疲惫,但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