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学案专题五:句式(3份)
- 资源简介:
约1320+2690+1920字。
课案1 句式选用的4大备考原则
1.原则一 话题对象一致
[例]根据寓言意思,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与画波浪线的句子内容相呼应且句式相近。
一只饿狼路经一户人家,听到有小孩的哭声,接着又听见一个老太婆的声音:“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喂狼。”狼心中大喜,便蹲在墙角等待,谁知直到天黑也不见小孩被扔出来。这时,狼又听到老太婆说:“宝贝快睡吧,别怕,狼如果来了,咱们就把它杀掉煮了吃。”狼大吃一惊,吓得一溜烟跑回了家。它心有余悸地对同伴说:“老太婆说话不算数,幸亏我跑得快,才捡回一条命。”
生活中,我们既不要因他人随口说说的允诺而心怀幻想,也不要 ,而要学会自己思考,做出判断。
明确:内容要针对狼无端被吓跑作评述,话题对象与画波浪线一致,是站在狼的角度,针对别人的态度所作的选择。
答案:(示例)因别人没有由来的恐吓而失魂落魄
2.原则二 结构句式一致
[例]选词填空。
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儿子——进。他身体魁伟, (a.粗黑的眉毛 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明确:句中“身体魁伟”“两颊微微陷下去”是主谓短语,而“眉毛粗而黑”也是主谓短语,前后协调一致,故答案应为b。
答案:b
3.原则三 情调情感一致
[例]下列选项中,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明确:原语段的感情基调冷寂荒凉,B项所选景物及其特征与此协调一致。
答案:B
4.原则四 逻辑合理,语气恰当
[例]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 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嫣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嫣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嫣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明确:从“虚伪的笑”到“阴冷的奸笑”,语意由轻到重,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据此可排除A
……
课案2 句式变换的备考技法
句式变换考查的主要类型有: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重组句子等。整句多是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一的一组句子。
长句短句变换的备考技法
1.长句变短句“两步骤”
第一步: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
第二步:将复杂的修饰语根据表达的意思拆分成几个短句。短句的谓语有时需要自己添加,如加判断动词“是”;有时可利用原句中的动词性或形容词性修饰语。
[例]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明确:先确定句子的主干为“他的著作对境界的美学范畴进行了阐释”。将句中修饰成分分成“阐释的依据(用……)”和“阐释的内容(就……)”两个短句,“阐释的内容”又分成两个再短些的分句。自己添加动词谓语“是”。
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2.短句变长句“两步骤”
第一步:以其中一个主要句子为主干。
第二步:把剩余短句作为主要句子的定语或状语添加到主干上。
[例]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中央政法委首次向社会集中公布了政法干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这些典型案件的集中公布,释放出了政法机关在惩治腐败方面的强烈信号,要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用集中公布的方式强力震慑违纪违法分子,并借此方式来打造廉洁过硬的政法队伍。
明确:首先要寻找一个主干句。原文字中有两个主语,一个是“中央政法委”,另一个是“集中公布”,后一个比较抽象,用“中央政法委”作句子主语意思更明确。再根据语意重点,确定句子主干。将其他部分作为句子的成分,添加到句子主干上。注意文字中有三个“集中公布”,必须合并。
答案:(示例)中央政法委首次以向社会集中公布政法干警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方式释放出了政法机关在惩治腐败方面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强力震慑违纪违法分子以及打造廉洁过硬的政法队伍的强烈信号。
……
课案3 句式仿用的备考技法
句式的仿用常见题型有以下五种:命题式仿写、自由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嵌入式仿写、对联式仿写。以上五种又可分为两大类,即语句式仿写和对联式仿写。
语句式仿写备考技法
两标准 五角度
标准一:确保“形似” 角度1:仿句式 审视被仿句的结构特点,提炼出句式框架,确定仿写可“套用”的部分。特别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及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或对举关系,冒号有时表示分句间是总分(分总)关系等等。
角度2:仿手法 仿照被仿句所用的表达技巧,特别是修辞手法。在仿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有的修辞手法往往还有小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确认究竟是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角度3:仿用词 仿用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仿用词类型,是两字词语,还是四字词语;是动宾结构,还是偏正结构。二是仿用词风格,是含蓄,还是直白;是典雅,还是朴实;等等。
标准二:确保“意谐” 角度4:仿中心 思考例句的内涵,发散思维,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合理地联想和想象,寻找与中心有关的词语、句子等相关材料,并将其做初步的组合嫁接。
角度5:仿基调 关注被仿句的感情基调,是忧伤沉重,还是喜悦明快等。仿句要与其保持一致。
[例]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田……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示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明确:①“形似”方面,仿句式,共两句话,一是字形,一是字义。字义一句是先总后分的关系。②仿手法,有比喻,有引用。仿用词,清新典雅。③仿中心,选取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词语。④仿基调,字里行间应充满欣赏和赞叹。
答案:(示例)“田”字形似方整的土地,“田”加“心”是“思念”的“思”。“田”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恬静、归隐、故土相联系,“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让人怡然自乐,“耕种山田三四亩”则引发人们对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