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学案专题十三:文化经典(2份)
- 资源简介: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三文化经典(2份)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三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三 课案2 文化经典的比较辨析与联系分析(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
对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首先要能够理解内涵,弄懂文字的“字面义”是理解文本内容的“第一关”。
一、内容概括。一般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或按要求填空,或指向问题简答。
二、分析评价。要求在理解文化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对作者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这一考点进一步考查对文化经典材料的认识,涉及对经典文化、传统思想的了解,稍有难度。从文化经典“微言”引申出的“大义”理解要“适度”,理解得“过”和“不及”都是对文本内涵的损害。
对《<论语>选读》或其他经典言论的考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主要观点的理解概括和基本倾向的把握,一是对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的分析及对主要观点的评价。
1.大致翻译或把握材料文面大意,找到章句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然后按要求提炼成语、概括内容或观点。如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抓住“举一隅”“三隅反”等概括举一反三,抓住“启”“发”,提炼出“启发式”教育等。
2.把形象化说法转化为一般说法或提炼例子背后的含义。如从“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这个例子中,概括出微生高这个人有什么品质。
3.对提炼的观点或结论进行简析,不能离开语境和时代随意发挥,要适当引述原文或原文翻译,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虽然近年浙江卷不考选择题,但复习时适当做一些相关练习,也有利于提高认识水平和辨析能力。
1.简答题
(2018年浙江《考试说明》例题、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①
②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篇短文比较常见,试题又给做好了句读,做题的关键在于用适当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答案:①贵人贱马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