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万花筒》同步练习1
- 资源简介:
约5390+5410+5570字。
高中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多义词义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义词多个义项的地位并不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
B.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这个意义是不会消失的。
C.词的借代引申义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D.词的比喻引申义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解析:选B。有些词的本义可能会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而消失。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我欲因之梦吴越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春水碧于天 青,取之于蓝
解析:选A。A项,或:有时。B项,因:因为/依据,凭借。C项,且:暂且,姑且/并且。D项,于:比/自,从。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说话哪讲那么多尺寸,她抖着底把最粗野的骂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这次我对于母亲的衣服的材料、式样、尺寸,都不厌其详地叮咛嘱咐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面积小,用的是比喻义。(2)指适当的限度或程度,用的是引申义。(3)指东西的长短大小,用的是基本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何必要细细地盘算,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②京剧的美由几千年文明内敛而成,唐的风韵,宋的意韵,“八千里”的豪气
……
高中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同义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说的同义词是指相对同义词。
B.同义词的词义只是基本相同或相近,在某些方面会有细微差别。
C.同义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词汇意义完全一致,但在色彩意义上存在差别;二是词汇意义有共性,但又不完全一致,但是色彩意义相同;三是词汇意义有共性,但又不完全一致,同时色彩意义也存在差别。
D.有的同义词基本没有差别,如“优秀”“优异”“优良”。
解析:选D。“优秀”“优异”“优良”在词义上有差别。
2.从每题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1)自习课不允许大声说话,否则会________别人的学习。(A妨碍 B妨害)
(2)不少领导干部经不起物质利益的引诱而________,大搞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A退化 B蜕化)
(3)他经过十几载寒窗苦读,最终取得了博士________。(A学力 B学历)
(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历史________我们青年人的使命。(A赋予 B赋以)
解析:(1)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妨害:害于。(2)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由强变弱;蜕化:比喻人变质、变坏,腐化堕落。(3)学历:是指文凭高低。学力:是指学习的能力。(4)赋予:用于上对下交给;赋以:用 ……给。
答案:(1)A (2)B (3)B (4)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1)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而著称于世。
(2)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3)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 引见 里程 B.积聚 引荐 历程
C.积淀 引荐 历程 D.积淀 引见 里
……
高中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关于成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语是熟语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它是人们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词组。
B.成语都是“四字格”形成的原因有:四音节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体现了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C.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
D.成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
解析:选B。成语并不都是四字格。
2.下列关于熟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惯用语、歇后语、谚语都属于熟语家族。
B.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有点像猜谜语,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或说明,像谜底。
C.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寓意的语句。
D.惯用语都有特定的本义,显得很形象。
解析:选D。惯用语都有特定的比喻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了村官的大学生王强,一下子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平时就爱好文学,喜欢舞文弄墨,现在村里文件的起草、宣传栏的布置他全包了。
B.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C.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
解析:选C。C.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A.舞文弄墨:玩弄文字技巧或歪曲法律条文。含贬义。B.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 处。D.各行其是:各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此处应为“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