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ppt256
- 资源简介:
孙权劝学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学反思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4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常见用法,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言的含义。(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方法;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人物说话时口吻、神态和心理,体会利用对话组织材料的妙处。(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基础梳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卿(qīng) 孰(shú)遂(suì)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
(3)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卿言多务,孰若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
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程度副词;今义:更加)
(4)一词多义
当 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握,担当)
但当涉猎(应当)
见 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拿)
自以为大有所益(和“为”合起来构成动词,可译为“认为”)
大 与蒙论议,大惊曰 副词,表程度,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形容词,年长
2.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为统
孙权劝学
一、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卿 岂
涉 孰
刮 遂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4)但当涉猎
(5)孰若孤
(6)及鲁肃过寻阳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 今义:
博士:古义: 今义:
(2)但当涉猎 但:古义: 今义:
(3)蒙乃始就学 就:古义: 今义:
(4)见往事耳 耳:古义: 今义: 。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5.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是 (朝代)的 ,他是著名的 、 。
(2)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和器重的一句话是:
(3)孙权给吕蒙提出的读书目标是:
(4)《孙权劝学》并没有直接描写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话表现出来的,这两句话是: , !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易》《 》《 》《礼》《 》等书。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6.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的必需。你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了吗?
(1)请你写出两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2)请你写出三个有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