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22 15:53: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春节民俗。
  2.引导学生探求春节历史渊源,挖掘文化内涵。
  3.从春节民俗淡化的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学习写建议书。
  4.建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的文化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将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融入建议当中)
  5.通过对家乡春节文化生活的了解,参与家乡春节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二、准备材料
  1.鲁迅《祝福》中过年祭祀、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
  2.文章冯骥才《四堡雕版》、鲁迅《祝福》、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
  3.建议书格式资料和三份左右建议书范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人笔下的“春节”
  鲁迅《祝福》(视频)、胡适《我的母亲》、老舍《北京春节》(视频合集)
  界定春节时间,狭义的春节是正月初一到初八,广义的春节是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二)任务一我们身边的“春节”
  (眼中主要的春节民俗活动:饮食习俗、祭祀习俗、交往习俗等)
  吃吃喝喝、压岁钱、春节联欢晚会、掸新、放爆竹、贴春联、守岁(以前)、祭灶神爷、拜年……
  (三)任务二文化浸润下的“春节”
  如果春节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吃吃喝喝、热热闹闹,那么这样春节是没用生命力的,但是在每个同学心中我相信你们肯定或多或少感受到“春节”各种民俗活动背后的与众不同!请问这春节的吃喝放爆竹等与众不同在哪里呢?(蕴藏在每个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
  1.饮食类(吃这些东西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吃年糕——年年高;
  吃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即旧去新来的交子时象征着春节的到来;
  吃发菜丸——发菜,发财;
  吃鱼——年年有余,吃时留头留尾,接下来一年有头有尾
  2.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驱邪、扶正,特别是民间认为孩子的魂魄不全,用压岁钱压服邪祟,以保孩子健康成长,这虽是迷信,却反映了一种愿望,愿后代硬硬朗朗茁壮成长。但是现今这压岁钱的意义似乎成了形式,有时更是一种炫耀与攀比,原来的意义也渐渐消失。
  3.春节联欢晚会(2019年春节联欢会节目背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