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三首》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国当代诗三首教案<br>
(《致橡树》、《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br>
一、 教学目标:<br>
1、 初步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及三首诗作者的简历和创作特色。<br>
2、 把握三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br>
3、 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br>
二、 教学重点:<br>
1、 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br>
2、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br>
三、 教学难点:<br>
1、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br>
2、 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br>
四、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讨论探究、总结归纳<br>
五、 教学用具:录音带,投影<br>
六、 课时安排:3课时<br>
七、 教学过程:<br>
<br>
<第一课时><br>
一、 学习要点:<br>
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把握诗中的意象以及形式结构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br>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br>
二、 教学过程:<br>
(一)、导语:<br>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精彩的两笔。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br>
(二)、解题:<br>
1、 介绍作者:(投影)<br>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br>
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散文集《心烟》。她的诗歌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br>
2、 关于朦胧诗:<br>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br>
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br>
(三)、整体感知:<br>
1、 教师配音朗诵全诗<br>
2、 学生试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