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1 20:56: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60字。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属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该诗借助采芙蓉、望旧乡、长路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妇的刻骨相思,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黑暗的面影。诗中的潜隐矛盾、互文之望等表现手法对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的抒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构成了该诗的篇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歌的类性有了一定了解,但对篇性的审美开掘仍存在一定难度——如本诗的悬想手法,多角度交错叙写,就不一定知之甚深。基于这一情况,对篇性的审美开掘便成了教学的核心。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悬想手法、多角度交错叙写、虚实相生等技巧(教学重点);
  2.感悟诗歌核心意象,多角度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3.就诗歌情感表达内涵,实现我国古代爱情诗的打通。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流程
  (一)检查所学,导入新课
  1.导入:从古至今,都有一种情生于人心、绵延不绝,那就是“思”。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人之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故国之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恋人之思。今天,我们将会碰到又一种“思”,看看《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为什么思,思谁,怎样思?
  2.朗读。配乐朗读诗歌,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讨论、分享品味诗歌的收获。
  (二)了解背景,感悟情感主题
  1.分享:第一小组,与同学讨论分享诗歌的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期动荡不安时代人民思想情感的表现。由于党祸之变、黄巾之乱以及饥荒和瘟疫的发生,再加上统治者肆意屠杀,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夫妇、家庭的分离,是当时最普遍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的向往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人民流离失所,想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成了奢望。
  2.鉴赏:通过对诗歌的玩绎,你感觉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3.这种“思”的传达,你还能想到古往今来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