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学案:情境式语用——重在建构与运用的语言综合实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17 10:56: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940字。

  第三编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情境式语用——重在建构与运用的语言综合实践
  核心价值•阐释
  采用短文阅读填空、修改的方式,将修辞知识、语言表达效果、语句补写集中在一个500字左右的文段中考查。从表面上看,是考查题型的变化,增加文本阅读量的考查目标的变化。实质上是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
  必备知识•夯基
  必备一 修辞知识
  一、比喻:打比方
  1.概念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点,便用其中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2.特点
  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
  3.构成比喻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下面的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表猜度:他一个人在角落里默然不语,好像生气了。
  表想象:每当看到照片上母亲的笑容,我就仿佛正待在母亲身边。
  表举例:有很多名人夫妻执手共进,相濡以沫,像梁思成和林徽因,钱钟书和杨绛。
  表同类相比:他的长相特别像他的父亲。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块透明的蓝绸布,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4.分类
  (1)明喻。即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似”“仿佛”“犹如”等比喻词连接。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除此之外,暗喻还有四种变体形式:
  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人多主意多,柴多火焰高。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限制关系。例如: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本体和喻体是复指关系。例如:咱的大地母亲,你怎么越来越瘦弱?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鸽子有着先天特殊的“罗盘针”——两眼之间的突出部分。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最可恨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作用
  (1)可以化陌生为熟悉;(2)可以化抽象为具体;(3)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4)可以化冗长为简洁。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歌里,鸣奏一曲动人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洒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生。
  二、比拟:变个脸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成人来写(拟人)、把人当成物来写(拟物)、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物“人化”,后两种形式是把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