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复习学案:概念理解与信息筛选
- 资源简介:
约11620字。
专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专 题 导 读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般由三则至四则材料构成,围绕一个新闻话题,从不同视角对话题或介绍说明,或分析评论。这类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多是消息、通讯、时评、综述、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段或统计图表的片段。试题一般命制两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
微课6 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特点和读文技巧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特点
从近年试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看,高考选用的材料,虽以“新闻类材料”为主,但不全是新闻材料,主要有消息、通讯、时评、综述、访谈、报告等,有时还有科普文和图表。现就这些材料的特点概括说明如下:
1.消息
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时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主题、选料、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3.时评
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问题,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者观点的评论性文章。
准确性是时评生命力的关键。其不仅包括真实性,还包括科学性。它要求作者命题要明确,选取要准确,分寸把握要适度,分析要服人。时评中多用摆事实、多对比、多讲道理等手法,让读者信之服之。
4.综述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的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5.访谈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访谈的对象多是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事件当事人,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或拥有新闻事件的第一手材料,观点准确、深刻,材料真实可信是访谈的特点。
6.报告
报告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文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