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7800字。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06.4
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 (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掎角( jǐ) 垓心(gāi) 钟馗(kuí) 打烊(yàng)
B.奔驰(bèn) 泅渡(qiú) 央浼(miǎn) 骸骨(hái)
C.迤逦(yǐ lǐ) 庠序(xiáng) 丝绦(tiáo) 拔擢(zhuó)
D.酾酒(shī) 裨益(pí) 愀然(qiǎo) 商贾(g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 )
A.发轫 咀嚼 宸翰 买椟还珠 国色添香
B.尴尬 蹩脚 玉成 面面相觑 天论之乐
C.弥撒 祈祷 亵赎 莫名其妙 手足无措
D.伶俐 搭讪 原委 萍水相逢 怙恶不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3)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科举时代的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荣华富贵。
B.文化大革命以来,陈奂生生活贫困,无钱买帽,恰巧有人送了他一顶“漏斗户主”帽.也就只得戴上.横竖不要钱。1978年落实农村政策以后,这个帽子不翼而飞了。
C.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听到李三正在那里发牢骚。
D.马谡自恃学识渊博,谙悉军法,但在守街亭上的所作所为却深孚众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造。
B.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C.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6.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欧共体、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金融机构想进一步打开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的愿望仍在与日俱增。
B.“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尼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
C.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有多出一个罗贯中?
D.在山颠,我写云海、松涛;在海边,我写浪花、礁石;在田野,我写春光、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具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神话传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起源。而在中国,神话传说既发展为用散文写成的优秀的史传文学如《左传》和《史记》,也同时发展为被前人称之为“稗官野史”的小说。换句话说,我国的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从体裁到表现手法,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固然是十分明显的了;就连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也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它跟历史的关系血肉相连自不消说,就是在《水浒传》里,作者着重描写了若干主要的英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无不具有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西游记》是连缀了若干个取经故事而成的,每个故事从开端到结束,无不有头有尾,都属于我国传统史书中“纪事本末”体的类型。中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即语言要求精练,事实要求详备,同时还要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作者的爱憎是非感。古典小说继承了这一传统,刻画人物要求尽量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