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340字。
分析和理解句群、语段
一、句群与语段的一般结构方式
语段是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若干有组织的段落来表达的。一个典型的语段往往具备一篇文章的主要特征。因此,理解语段常常是把握文章全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可见,在阅读当中理解语段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能力。
理解语段的结构,是理解语段内容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语段是由句子、句群构成的。为语义表达的需要,组成语段的句子、句群就以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语段的不同结构类型。在分析语段结构类型之前,先要了解关于句群的知识。
1.句群
句群是由几个前后衔接、共同表达一个中心语义的句子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句群的突出特点是:
(1)在语义上有一个中心语义。句群中的几个句子从各自角度来表达中心语义。有的句群有表达中心语义的中心句,如: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的证明。想和做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胡绳《想和做》)
其中第一句是中心句。从文章全篇内容看,这个语段是要强调“一面做,一面想”,有的句群没有中心句,如: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是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的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这个句群没有中心句,但它的两个句子都是围绕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生活情况来写的。对于没有中心句的句群,需要由各句的句义归纳出中心语义。
(2)在结构上以语法手段(如语序、关联词语)把几个句子组织起来,表现出语义的上的事理关系。句与句之间只有一种事理关系即为一个层次、是一重句群,这种关系的表述同复句一样,即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等关系。有的句群,句与句之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理关系,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是多重句群。例如: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自然造物,最美好的莫过于人的生命。然而他来去匆匆。唯其珍贵而短暂,所以在人类的进步的历程中,每一代青年,在人生之舟起锚开航之际,重要探索人生永存的秘密。
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大,纺久了会腰酸胳膊疼;不过在刻苦学习和紧张工作的间隙里纺线,除了经济上对敌斗争的意义外,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摇动车轮,旋转的与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的弦乐,像轻轻地唱歌。那也那有节奏的乐音 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革命的集体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它使革命队伍失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政策不能贯彻到底,党的组织和党所领导的群众发生隔离。这是一种严重的恶劣倾向。
2、句群与语段一般结构形式
句子、句群是构成语段的语言单位,它们的排列顺序、组合方式决定了语段的结构特点。由一个句子或一个句群构成的,往往是文章的过渡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如:
例①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
例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向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由几个句子、句群构成的语段,是文章中的扩展段,他们或是叙述语段,或是议论语段或是说明语段,是我们要研究的典型语段。和复句的分类相同,从语段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相统一的角度来划分,这种扩展段中句子、句群之间的事理关系可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果、条件等关系。如:
例③ 当强敌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的时候,民族英雄的理想,就是要把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