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设计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1 21:16: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50字。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以诵读方式表达诗句理解,呈现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知。
  2 . 以赏读方式研习诗文内容,概述对诗歌内容的细部梳理。
  3 . 以引介方式探读诗作魅力,引发对诗歌价值的不同解说。
  【教学重点】细读诗句内容,引发对《蜀道难》诗作魅力的读赏表达。
  【课前准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诗句,放声试读,感受诗作的豪情与别具风格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
  (一)检查预习情况
  1. 指读,纠正加点字音
  2 . 自读整首诗
  (二) 诵读,表达初步感知
  1.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自由读,感受诗人的豪气抒情。
  2. 全班齐读《蜀道难》,感受诗人别具风格的描写。
  (三) 范读典型诗句
  1. 开篇三句:噫/ 吁/ 巇! 危乎/ 高哉!蜀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
  朗读指导:“噫吁巇! ”一字一读,“危乎高哉”两字一断,句式参差,节奏起伏,语调缓急,形成情感高潮,感受行走蜀道之艰难。
  2. 最长句子:嗟/ 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
  朗读指导:领字单读,毛泽东诗词中有这种现象,比如“问/苍茫大地”“望/ 长城内外”等,“尔”和“远道之人”是复指,若“嗟尔”连读意思不通。
  (四) 再读,表达诗句理解
  1. 听名家表演读,感受诗句理解。
  2. 请学生尝试读,表达对诗句的理解。
  二、译题深入,细读诗歌内容
  (一) 读译诗题,概说诗歌内容
  翻译题名“蜀道难”,补充诗题中的省略部分,使意思表述完整。
  明确:蜀道难,难于“攀越/ 行走/ 通好/乐居/ 开通/……”
  (二) 研读诗句,细说诗歌内容
  问题一:作者是如何表达蜀道“难攀越”的?
  明确: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直接道出蜀道有让“六龙回日”的“高标”,长于腾飞的黄鹤“尚不得过”,善于攀登的猿揉也发愁,从正、侧两面写出蜀道“难攀越” “连峰去天盈尺”和“扪参历井”更是夸说蜀道“连峰”之高,“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极写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表面上是突显蜀道的髙危,实际是说“绝巇巉岩不可攀”。
  问题二:作者是如何表达蜀道“难行走”的?
  明确:“人道”青泥岭多雨常泥泞,诗人以“萦岩峦”和“百步九折”等词语直写蜀道“盘盘”之状,又着一“何”字在抒情中明告蜀道曲折,难以行走。
  问题三:作者是如何表达蜀道“难通好”的?
  明确:诗人选取悲鸟、古木、子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