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学案(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4/19 8:09: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
第七课《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一》.docx
第八课《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二》.docx
第二课《鉴赏古代诗歌形象》.docx
第六课《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二》.docx
第三课《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一》.docx
第四课《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二》.docx
第五课《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一》.docx

  第二课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微点1 鉴赏人物形象
  专题微评 积累微汇 小题微练
  人物形象又有两种类别。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 人物形象描写常见手法
  1.通过事件来表现。这种方法多用于刻画人物形象。例如《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就是通过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件事来表 1.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①。
  专题微评 积累微汇 小题微练
  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人物形象有时兼而有之,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例如《江雪》这首诗就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 现女英雄善良、纯朴、果敢、英勇的品质。
  2.用环境来烘托。例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人运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和寒江、冰雪这样孤寂、寒冷的环境,烘托出了渔翁的鲜明形象。
  3.运用描写手法。各种直接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和间接的(侧面烘托)描写
  ……
  第三课   鉴赏诗歌语言
  微点1 鉴赏诗歌炼字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1.炼动词(1题)
  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词,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
  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
  将“悠然见南山”中“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好。两字意境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看见南山,表达了整个诗句中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触,好像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山中美景,符合“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种非常自然的、非常率真的意境。而“望”则显得有些刻意,不是那么自然。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2.炼形容词(2题)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营造氛围,体现意境。
  3.炼数量词(3题)
  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数词的表达效果: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②夸张渲染。
  4.叠词(4题)
  叠词作用不外乎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5.炼虚词与表颜色的词(5题)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表颜色的词: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的“细”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语文第八课  规范概括法,解思想内容题
  【例】 (2019•山东淄博诊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 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②点朝班。
  【注】 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
  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第一步 逐句分析,把握内容 第二步 概括感情
  忽然间惊醒,我已在这沧江上病卧了快一年,曾几何时,我不也在那气派的大殿上参与过朝政么 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尾联,根据对诗文的理解从中筛选出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类整理
  【正确答案】 ①有漂泊异地、沦落边陲的落寞与沉寂:“一卧沧江”是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滞留在夔州,无可奈何。②有时光匆逝、报国无门的感伤:“惊岁晚”,说明一年又将尽,而自己只能于梦中眷顾往昔效命朝廷的场景,暗示现实报国无门的苦况。③有时来运转、效命朝廷的期盼:“几回青琐点朝班”意思是“我”又记起了那仅有的几次上朝,表现出对朝堂效命的希冀。
  (2019•湖北省当阳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行经华阴
  华山北面
  崔 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山势高峻  华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睛。
  帝王祭天地五帝之祠 华山最峭的一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