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5/29 20:58: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370字。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2020年全国Ⅰ卷、Ⅲ卷、新高考Ⅱ卷都进行了成语的考查,Ⅱ卷考查的是虚词运用。成语考查虽然在Ⅱ卷和新高考Ⅰ卷中暂时轮空,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略成语的复习。这种考向变化,只不过是命题策略上暂时的技术性调整。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成语仍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2020全国卷 语境文体 考查题型 命题角度剖析
  Ⅰ卷(篆刻艺术) 文化论文 成语及四音节词语 Ⅰ卷Ⅲ卷试题形式回归传统,不再多音节词语混合考查,Ⅱ卷则考查了虚词的运用。注重了语文素养的考查。
  三类题型虽然仍是以选择题形式设置,但注重了语境,所命题目均在语境中进行考查。这表明命题者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考查。做题必须先读懂文意,再做出判断。
  Ⅱ卷(甲骨文) 学术论文 双音节虚词运用
  Ⅲ卷(中华文化) 社科论文 四音节成语运用
  新Ⅱ卷(风筝) 文艺说明文 四音节成语运用
  学案一 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
  题型一  辨析正误型
  一、[2020•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      B.老少皆宜
  C.炉火纯青  D.不一而足,积累笔记
  积累笔记:
  二、[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