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90字。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①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②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③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节。)
注:①讲:和睦。②所置:指选任国相。③阙门:宫门,代朝廷。
11、对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命驾将适野 适:去,到
B. 钟声不比乎 比:谐调
C. 不敢当命 当:接受
D. 居视其所亲 居:居住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天又雨,君将安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 .臣是以知之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 .今所置非成则璜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 .君弗察故也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3、以下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文侯是“仁君”的一组是
①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 ②乃往,身自罢之 ③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④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⑤钟声不比乎?左高 ⑥先生临事勿让
A. 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侯婉言拒绝借兵于韩、赵,说明他在外交上主张和睦相处,反对战争。
B.文侯虽是明君,但把被攻占的中山国封赏给自己的儿子魏击,却反映了他思想上偏私狭隘的一面。
C.田子方认为国君精通音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任用官员。
D.李克对于谁可做国相的问题未作明确回答,而是建议文侯从五个方面考查成、璜二人,从而定夺。
断句及翻译: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臣 闻 之君 明 乐 官 不 明 乐 音 今 君 审 于 音 臣 恐 其 聋 于 官 也。
1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2)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95年高考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嗔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嗔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枲(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1、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1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