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8440字。
鞍山市十三中学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命题人:崔桂凤(13中)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七道大题,
满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只交第Ⅰ卷的答题卡和第Ⅱ卷的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愚蠢(yú) 丝绦(tāo) 打烊(yàng) 咀(jǔ)嚼鉴赏
B.下载(zài) 罢黜(chù) 庇(bì)佑 掎(jǐ)角之势
C.而且(ér) 弥(ní)留 笑靥(yè) 面面相觑(qù)
D.邮购(yóu) 勘(kān)误 悚(sǒnɡ)然 酾(shī)酒临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合谐 碎琼乱玉 敕造 买椟还珠
B.奇葩 放涎无礼 瓦釜 茕茕孑立
C.诟骂 黯然泣下 伫立 不醒人事
D.惭怍 敛声屏气 迂讷 毫厘不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不仅缺乏应有的诚意,而且还在 制造对抗,妄图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②古典诗词的艺术美感是光彩照人、美不胜收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还是不可_____和无法复制的。
③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 ,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 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 这种人生未免 显得太单薄了。
A.刻意 超越 琢磨 如果/那么 B.刻意 超脱 琢磨 因为/所以
C.蓄意 超越 捉摸 因为/所以 D.蓄意 超脱 捉摸 如果/那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电脑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发展网络。
B.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次破坏,都遭到了相应的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正日益严重,
这绝不可视同儿戏。
C.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企图通过教材的修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现状是毫无裨益的。
D.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疯狂的过起了“洋节”,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
弥漫了半天。
②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就像地铺了一层寒烟。
③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④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⑤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A、④①②⑤③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②①④③⑤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三言”是指明末冯梦龙编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称。《水浒传》、《三国志》、《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明清时代产生的四部古典小说。
C.《项链》的作者莫泊桑、《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作者契诃夫和《守财奴》的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都以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享誉世界文坛
D.《药》和《祝福》均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它们分别描写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为群众牺牲了生命得不到群众理解的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现实。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绿色建筑
回顾人类建筑发展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之前,其外部、内部的装饰及造型,反映了人类的艺术甚至是哲学思想的历程,但就其内部的居住环境而言,它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用于建筑物的建造,照明、电梯及空调这些标志工业文明的设施进入建筑物,富裕的人们有条件追求居住的舒适性,进入所谓的“舒适建筑”阶段,进而出现了全封闭的、完全靠空调和人工照明的“现代化建筑”,随之,完全的人工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空调病”,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甚至在大楼里建起模拟自然环境的森林浴空调,出现了“健康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建筑发展的历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地与自然界抗衡,用不可再生的能源作为武器与自然界作斗争,其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于是,学者们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这种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尽量不破坏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