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同步练习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570字。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国:则有去国还乡(国都);国恒亡(国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居:居庙堂之高(处在);面山而居(居住)(《愚公移山》);居十日(停了)(《扁鹊见蔡桓公》)
通:初极狭,才通人(通过);政能人和(顺利);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旷:则有心旷神怡(开朗);土地平旷(宽广)
2、古今异同。 增其旧制 古:规模;今:制度。 至若春和景明 古:日光;今:景物。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曾经;今:品尝。 微斯人 古:没有;今:微小。
3、通假字。“百废具兴”的“具”:同“俱”,全,都 ;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通“嘱”,嘱咐
4、虚词。
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这件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和“后天下之乐而乐”(起连接主谓作用,可不 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助,的);前人之述备矣(助,的);览物之情(助,的);
古仁人之心(助,的);或异二者之为(助,的);“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助,的);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因为);
其 “ 增其旧制”和“于其上”(代,岳阳楼);其喜洋洋者矣(语气词);其必曰(代,他,他们);
“忧其君”和“忧其民”(代,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代,他的)
5、其他词语。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越明年(越:到了);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衔远山(衔:衔接);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备:全面,详尽)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
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连月不开(开:放晴。;去国怀乡(去:离开)
沙鸥翔集(集:鸟停息在树上);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把酒临风(把:持)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庙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 (微:没有;斯:这。归:归依。)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
二、译句。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