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个文段,约4550字,
文言段检测二
北师大平谷附中 白云娜
要求: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文后问题,每小题2分
一 《颜氏家训·勉学》节选 颜之推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采(官员),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炊,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若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向,卒以《汉书》闻。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为勤笃 ——忠诚、厚道 B.然明夜读——然而
C.殊蒙礼遇——十分,很 D.卒以《汉书》闻——死后
2.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锄则带经 B.常买荻尺寸折之 C.然明夜读 D.手写一本
3.对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 // 时吞纸以实腹。
②抱犬而卧。 // 吾尝终日而思矣。
A.两“以”同;两“而”同 B.两“以”同;两“而”不同
C.两“以”不同;两“而”同 D.两“以”不同;两“而”不同
4.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
C.为孝元所礼。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孝元初年,刘绮到会稽,因为才华出众,被选任为国常侍兼记室,后来终于获得金紫光禄大夫的官位。
B.义阳朱詹十分好学,家境贫寒,经常吃纸充饥,冷天抱着狗睡觉。一天,狗也被饿得四处偷东西吃,它因为饥饿而发出的哀号惊动了邻居。
C.东莞臧逢世,渴望读《汉书》,心想如果假装去借一定坚持不了多久,就与他的姐夫——乞丐刘缓一起抢废纸,竟然得到一个《汉书》手写本。
D.这篇短文紧紧围绕“勤学”二字,先是概括举例,然后以刘绮、朱詹、臧逢世三人勤学的具体事例来阐明只有立志勤学,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道理,借以教育子弟。
二 《史记•郑世家第十二》节选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是岁,武公卒,寤生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于是庄公迁母武姜于城颖,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余,已悔思母。颖谷之考叔有献于公,公赐食。考叔曰:“臣在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于是遂从之,见母。
6.与“生之难”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夫晋,何厌之有 D.君之薄,邻之厚也
7.与“京大于国”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庄公迁母武姜于城颖 B.青,取之于蓝
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D.皆以美于徐公
8.对“为”的解释下列四项说法正确的是
①欲立段为太子 ②是为庄公
③武姜为内应 ④媪之送燕后,持其踵为之泣
A.①②相同 B.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同
9.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生,夫人弗爱——等到 B.是岁,武公卒——判断动词
C.我弗敢夺也——反对 D.庄公发兵伐段,段走——逃跑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武姜因为生寤生时难产所以她不喜欢寤生。
B.庄公把他的母亲武姜迁徙到城颍,发誓永远不再见她。
C.考叔给寤生出主意说:“你挖条地道到有泉水处,你们母子就可见面了。这样你既见到了母亲,又没违背自己的誓言”。
D.虽然寤生十分讨厌自己的母亲,但为给国人做榜样,还是把她接回了国都。
三 《史记•晋世家第九》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