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6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19 21:36: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24000字。
文 言 文 阅 读 精 练
广东中山市石岐高中   石长润 整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宝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子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的大臣。
9.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         穷:不得志,不显贵
      B.买臣见弃于其妻                              见:看见,发现
      C.矜名誉为可薄                                 薄:轻视,认为可耻
      D.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放置,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②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B.①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②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D.①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1.下列四组句子,分别能表现魏国公的远大志向和丰功伟绩的一组是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A.                        B.                                                                      
       出入将相,勤劳王家              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铭彝鼎而被弦歌             以快恩仇、以矜名誉为可薄
  C.                       D.
       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         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12.对本文的有关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两段写世人追求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为下文写魏国公做陪衬。
B.文章第三段先写魏国公的身世和经历,然后重点写魏国公的志向和抱负。
C.文章运用对比,态度鲜明;叙事简洁,议论精辟,含蓄隽永。
D.本文对昼锦堂的营建情况和周遭的环境只字未提,目的只是为了更集中地写魏国公。
13.把第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2分)
译文:
   (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3分)
译文:
(3)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顺  民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末之曾有也。得民必有道,万乘之国,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取民之所说而民取矣,民说岂众哉?此取民之要也。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褥于桑林①,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②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传也。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